黃石灘水庫
李永明 文/圖
“天上沒有玉皇,地下沒有龍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龍王,喝令三山五岳開道,我來了。”
這首民歌《我來了》源自安康八一水庫建設時期,真實地反映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安康人建設八一水庫時戰天斗地、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被郭沫若、周揚選編的《紅旗歌謠》收錄。
為提高糧食產量,改變靠天吃飯的歷史,1958年,原安康縣的32000名民兵和退伍軍人組成“安康農業八一基建團”,在縣人民武裝部干部和地方干部的帶領下,在富家河源頭下游38.5公里處動工修建八一水庫蓄水工程。工程采取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辦法,因工程大、渠線長、地質復雜,方案幾經變更,工程三上三下,直至1976年,一條有8個流量、跨越29座山頭、經過75處險崖,穿過17個隧洞、繞過23道河灣,全長32公里的盤山渠道竣工通水,灌溉面積6.2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5萬畝,惠及五里、關廟兩區數十個鄉(鎮)。
八一水庫工程工期長達18年,累計投工約1500萬個,完成土石方700余萬方。在現代大型工程機械齊上陣的工地上完成這些龐大的土石方都十分不易,可以想象在當時缺乏機械設備和物資保障的情況下,靠簡陋的工具,用鋼釬鑿巖、用人力運輸、用石碾夯實、靠頑強的毅力和人定勝天的信念,在崇山峻嶺上完成700萬方的土石方是多么艱難!老一輩建設者靠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堅強意志,戰天斗地、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不計得失、不求回報的無私奉獻精神,以排山倒海、敢叫日月喚新天的豪邁氣概,逢山鑿渠、遇河搭橋,靠肩挑背馱、筑壩建庫,奇跡般的在河道上筑起了大壩,在崇山峻嶺上鑿出了渠道。他們靠的是堅定的信念和毅力,以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的精神,克服種種艱險,改造了山河。這種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的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建成的八一水庫惠及萬民、造福子孫。
那是一個火熱的年代,那是一個激情的歲月,在那感天動地的熱潮中,每個黨員都是一面旗幟,每個支部都是一座堡壘,當年參加勞動熱潮的老一輩水利人說:“那些叮叮當當地敲打聲音是最動聽的音樂,那勞動的號子是最感人的詩篇。”在八一水庫工程建設中,老一輩建設者付出了巨大代價,施工中傷殘與犧牲民工一百多人,地區水電局工程師董敬英以身殉職。
八一水庫的建成既解決了那個時期當地人的人畜飲水、農業灌溉、排澇導洪等問題,又促進了農業增產,讓貧瘠的土地重新煥發勃勃生機,讓窮山溝變成了米糧倉,讓數萬名村民告別了吃粗糧的歷史,每家每戶都吃上了白米細面,過上了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水庫的建成對安康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改變了漢濱區落后的水利基礎設施狀況,彰顯了人定勝天的英雄壯舉,成為安康人的精神圖騰。八一水庫成為安康水利建設的工程地標,八一水庫建設精神成為安康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豐碑。
八一水庫建設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繼承和延續,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在安康落地生根的具體體現。八一水庫建設精神融入了幾代安康人的血液,更像是我們的親人,撫慰著我們的靈魂,滋養著我們的軀體,賦予我們寶貴的精神食糧。
進入新世紀,八一水庫建設精神繼續鼓舞著新一代水利工作者開拓進取、奮勇前進。1998年,因八一水庫上游暴雨,大量淤泥進入庫區,導致水庫瀕臨報廢。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八一水庫灌區灌溉面積銳減,用水矛盾突出的問題,兩千年在八一水庫下游五公里處開工建設黃石灘水庫,2006年8月投入蓄水運行。黃石灘水庫總庫容4177萬立方米,是安康市目前最大的農業灌溉工程,灌溉面積達7萬余畝,成為安康高新區和漢濱區五里、建民、江北、關廟四鎮辦30余萬人的主要飲用水源地,對保障下游富家河兩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發揮重要保障作用。
今天,黃石灘水庫沒有忘本,沒有褪色,一直繼承和發揚著八一水庫建設精神,加強水庫調度和水利設施管護,保障農業灌溉和城市供水需求。相繼對干渠及渠系建筑物進行加固改造,修建了3公里水工隧洞,減少了渠道老化導致的滲漏和坍塌現象。對二十公里干渠進行了覆蓋,防止山體垮塌堵塞渠道和水體污染。制定切實可行應急搶修預案,多次組織重大渠道垮塌險情進行晝夜搶修,提前搶通恢復供水,架通生命之源,保障群眾安全用水需求,八一水庫精神在傳承和發揚,鼓勵了一代又一代水利工作者。
今天,黃石灘水庫踐行新時代水利工作方針和治水新思路,在新時期水利建設征途上,繼續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團結協作,無私奉獻,建設和樹立更多更好的水利豐碑,努力將黃石灘水庫建設成為一個生態良好、設施完善、惠及民生、流域和諧、管理規范的現代化灌區。